引言:加密资产中的匿名赛道
你有没有察觉到,在由比特币和以太坊主导的加密资产市场当中,加密技术一直保持着独特的生命力?XZC(Zcoin)是早期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的加密技术,它曾因门罗币、达世币的光环而被忽视,不过在2020年隐私币监管风暴中意外展现出了技术韧性。显著优势近,它的主网升级以及跨链合作消息又一次引发了社区讨论:这个小众项目是不是被低估了?
零知识证明的实战派
XZC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采用的零知识证明方案Sigma Protocol,Sigma Protocol与门罗币的环签名不同,它通过数学算法直接验证交易真实性,且无需暴露交易金额和地址,在2021年,团队进一步将其升级到Lelantus协议,使得匿名集合扩大至6万地址,同时交易速度提升了40%。
这种技术不是只停留在理论上。在2020年泰国的抗议活动里,当地组织曾借助XZC来接收国际捐款,以此避开政府的资金冻结。虽然显著优势后因为数字资产信息平台的KYC政策而被追踪,但是链上交易本身一直没有被破解。这为匿名技术在实际对抗中的有效性提供了少见的案例。
监管风暴下的幸存者
2021年,韩国和日本相继下架门罗币,而XZC因“可选择性匿名”特性得以留存,它的设计能让用户自行切换普通转账和隐私模式,这种灵活性契合部分数字资产信息平台的合规要求,Coinone数字资产信息平台合规负责人Kim在采访中称,评估加密技术时会考量技术可控性,XZC的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监管风险。
但妥协引发了争议 ,区块链研究员@PrivacyPanda在推特上提出质疑 ,称“选择性匿名如同可拆卸的防弹衣 ,真正的隐私应当默认开启” ,这种分歧恰好体现了加密技术在合规与理想之间面临的两难处境 。
真实世界的应用挣扎
根据XZC基金会2022年的报告,该基金会的商户接受度增长得较为缓慢,在全球范围内只有87家商家给予支持,这个数量远远低于达世币的2400家。菲律宾移民工人汇款曾经是重点场景,然而Western Union的本地合作由于手续费方面的问题而搁浅。不过,XZC基金会与缅甸非政府组织的药品采购通道已经回撤控制定运行了18个月,这证明了它在特定刚需场景下仍然具备不可替代的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3月XZC与Secret Network的跨链桥上线了,之后匿名DeFi交易量单月增长了370% 。这种“隐私 + DeFi”的新组合也许能够打开增量市场。
开发团队的务实路线
创始人Poramin在曼谷区块链峰会上如此定义项目方向,即我们不做技术极客的玩具,而是要解决真实世界的隐私需求。团队近期重点转向企业级隐私解决方案,并且已与两家东南亚银行测试机密债券发行。这种务实策略虽削弱了社区理想主义色彩,但却获得了Binance Labs等机构的持续投资。
但前核心开发者Aleksey在离职采访时给大家泼了冷水,他说:“当80%的代码库转向B2B服务时,这个项目已经背离了加密资产的初心。”,这种路线之争在加密技术领域表现得尤为尖锐。
匿名赛道的未来变量
欧洲MiCA法规把加密技术归入高危资产类别,在此情况下,XZC的合规适配性有可能成为优势。它的显著优势新路线图表明正在研发符合FATF旅行规则的隐私方案,这种“监管友好型匿名”或许能够开拓机构市场。不过,另一方面,门罗币即将推出的Seraphis升级会让性能提高3倍,技术竞赛远远没有结束。
当我们在数字资产信息平台看到XZC这个不太熟悉的代码时,或许应该思考,在隐私保护与监管合规的这条钢丝上,怎样的平衡才能够真正推动技术实现落地,你是更看好硬核匿名的门罗币,还是XZC这种务实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