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十余年发展,当下技术标准化为何成紧迫议题?

发布时间: 2025-05-09 20:31:42 来源: 我要个性网 作者: 性格很个性

区块链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余年,它从显著优势初的加密资产发展到如今在各行业落地应用,当下技术标准化成了显著优势紧迫的议题。这就如同当年互联网需要TCP/IP协议那般,区块链也需要建立统一的“语言”,不然不同链之间很难互通,应用场景会受到严重限制。本文会带你看清标准化进程里的关键战役以及未来机遇。

区块链技术十余年发展,当下技术标准化为何成紧迫议题?

区块链标准化的本质是什么

标准化在本质上是要为区块链技术确立通用的规则,还要制定接口规范,例如要明确链上协议怎样编写,跨链通信如何达成,数据存储格式怎样统一等,这些规则能够让不同的区块链系统如同乐高积木那般自由地进行组合。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表示,标准化并非是对创新进行限制,而是为创新构建基础设施。比如手机充电接口实现统一后,反倒催生出了更为丰富的充电宝生态。当前全球有200多项区块链标准正在制定,这些标准覆盖了基础框架、隐私计算、链上协议等多个维度。

国际标准争夺战白热化

2023年,在ISO/TC 307会议上,中国、美国和欧洲就跨境支付标准展开了激烈辩论,中国推动的央行数字货币互操作性标准得到了23个国家的支持,美国力推的私有链标准受到了多个国家的质疑,这种争夺背后是价值数万亿美元的金融市场话语权。

更具戏剧性的是企业间存在“标准割据”的情况,IBM的Hyperledger、以太坊基金会EEA、蚂蚁链的ODATS等联盟各搞一套,这就如同当年安卓与IOS的系统竞争一样,谁的标准被更多人采用,谁就能掌控生态主导权。

中国标准出海进行时

2024年1月,泰国央行宣布采用中国区块链服务网络作为数字基建标准,该标准是首个被主权国家采纳的中国区块链标准,涉及身份认证、链上协议等46项技术规范。

在非洲,蚂蚁链的Trusple跨境贸易标准已在肯尼亚港口落地,借助标准化电子提单,货物清关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了4小时,这些案例表明,好的标准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开发者眼中的标准困局

深圳某DeFi项目CTO吐槽说,我们现在的情况就如同在建造一台没有统一螺丝规格的机器,每个公链的链上协议编译器都不一样,移植代码要重写30%,这种碎片化致使全球区块链开发者每年浪费数百万工时。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的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过早进行标准化可能会扼杀创新,当年过早统一的3G标准致使欧洲错失了4G先机。怎样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成为了标准制定者的核心课题。

数据揭示的标准经济效益

中国信通院的报告表明,采用标准化方案的区块链项目,其实施成本降低了47%,跨链交易成功率提高到了92%。在未标准化的领域,比如NFT元数据格式混乱,这使得30%的数字藏品无法跨平台展示。

全球标准组织IEEE作出预测,到2027年时,标准化会释放出1.2万亿美元的区块链市场价值,在这当中,金融、供应链、政务这三大领域的占比超过60%。不过,医疗等特殊领域的标准制定,仍旧比行业发展滞后2至3年。

标准化的下一站战场

欧盟《数字欧元法案》要求所有区块链服务符合ISO标准,在此情况下,合规性将成为新赛道,中国正在酝酿“星火链网”标准体系,该体系试图构建从底层协议到行业应用的完整规范。

在Web3.0时代,或许会出现一种新的模式,即“标准即服务” 。就如同云计算领域的AWS一样,未来有可能出现专门提供标准化模块的区块链基础服务商 。当技术标准成为基础设施的时候,真正的价值互联网才会到来。

你认为在区块链标准化的发展过程中,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更好,还是依靠市场自身自然发展演变更具成效?欢迎分享你的观察。